皮肤上的“蚊子包”9年不见好?一查竟是……这些“入侵者”要注意!

来源:澎湃新闻 浏览:17次 时间:2025-07-13

有时候身上起个包

一般人可能也不会太在意

李女士脚背上就有这么一个包

起初她觉得是蚊子咬的

但多年来一直不见好

直到最近,这个包开始“作妖”了

一碰就疼、一动就疼

她到医院检查发现

竟是一粒不速之客

陪伴了她八九年之久……

彩超发现肿包下可能藏着异物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小包越来越“嚣张”,从摸着疼变成蹲下疼、扭动疼,甚至走路时都隐隐作痛。李女士决定不再忍气吞声,来到了深圳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求助。

李女士告诉《第一现场》记者,一开始这个包就像蚊子叮咬的一个肿包,然后用薄荷膏去擦,擦完之后也不痒不痛。直到去年,才发现脚背有个疙瘩,抠它的时候发现会痛。

冷少龙 皮肤科主治医生

深圳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

一个小小的外伤,通常来说可能两周左右基本就会愈合了,不会很多年都不愈合。给她做了彩超,发现它里面有一个异常的状强回声。

脚背取出4mm的玻璃碎片

应是九年前镜子破碎扎到的

医生心中警铃大作,“这里面可能有个‘异物’。”超声结果显示:这个疙瘩大约6mmx6mm,厚约2mm,内部结构还不均匀。更关键的是,在这些杂乱的组织中,居然出现了一条状强回声,大小约4.4mmx0.6mm。

通过手术,医生小心切开皮肤,逐层剥离,终于找到了这个“幕后黑手”,一块长约4.4毫米的玻璃片。

小伤口也要重视

正规清理创面

李女士看到玻璃碎片后才想起,大约八九年前,在清理洗手间卫生的时候,镜面一整个掉下来,估计是当时在收拾玻璃碎渣的时候,脚背不慎扎进了玻璃碎片。

由于李女生的一次疏忽,竟让玻璃小碎片藏了9年之久。这么多年,玻璃片引起了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,形成了小疙瘩,持续引起疼痛,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异物肉芽肿。

医生提醒,一旦发生外伤,哪怕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伤口,都要重视规范处理,避免异物残留引发后患。

冷少龙 皮肤科主治医生

深圳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

最好是自己紧急包扎之后去医院,不要在家里自行处理,用水冲洗一下就觉得完事了。因为这种情况下,其实是很难处理干净的,通常需要去医院处理,彻底地进行清创。

什么是异物肉芽肿?

异物肉芽肿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反应。当异物进入人体皮肤组织后,机体为了“围困”这些外来物,会调动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在异物周围,形成结节状病变。这种反应本质上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,试图隔离和清除无法消化的异物。

在病变时,它其实给过你信号!

异物肉芽肿的表现形式多样,常见症状包括:

皮肤结节或肿块:通常边界清晰但难以与周围组织区分;

反复红肿破溃:特别是曾有外伤或医疗操作的部位;

无痛性硬块:有些仅表现为局部硬结,按压可能有轻微不适;

迁延不愈的溃疡:溃疡反复,切除后发现存在异物;

皮肤色变:病灶区可呈现红色、紫红色或正常肤色。

需要警惕的是,这些病变可能在异物进入后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。有文献报道,硅化物类异物甚至可在体内潜伏10年左右才引发皮疹反应。

预防胜于治疗!

预防异物肉芽肿,关键是要做好外伤后的及时处理:

彻底清洁伤口:任何皮肤破损,哪怕只是小刺伤,都应用流动清水冲洗;

规范消毒: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剂处理伤口,必要时外涂抗菌药膏;

及时就医:若伤口较深或有异物残留,应及早就医处理;

职业防护:从事园艺、装修等工作时,佩戴手套、长袖衣物等防护装备。

场妹提醒

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不明原因肿块

持续的疙瘩结节或久治不愈的溃疡

请及时到皮肤科或整形外科就诊

做到早诊断、早治疗!

第一现场记者丨杨语然

部分来源丨深圳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

来源:第一现场&壹深圳

特别声明:本平台所发布的部分公开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本平台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参考之用。不保证信息的准确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和完整性。如有侵权请联系qq客服删除,3372575805谢谢合作!